首页

舔脚鞭打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9:20:37 作者:日本采风团探访三晋:地域文化的互鉴与“碰撞” 浏览量:66926

  中新网忻州5月24日电 题:日本采风团探访三晋:地域文化的互鉴与“碰撞”

  作者 刘小红

  时隔19年再次来到山西的八木穰,是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的一名职员。自小便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他,对山西之旅充满期待。

  24日,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

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刘小红摄

  活动期间,来自日本的21位文化学者、艺术家、旅行社及媒体代表组成采风团,将实地探访云冈石窟、悬空寺、五台山、乔家大院等景点,体验山西文化特色。

  八木穰曾在中国留学长达13年之久,2006年还专门赴晋观光。如今,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他,将此次山西之行视作一次故地重游。他感慨称:“山西如今的环境和公路建设越来越好了。”然而,谈及景区,八木穰面露惋惜:“景区正快速迈向现代化,云冈石窟、应县木塔等景区虽无斑驳旧貌,但似乎少了些岁月沉淀所赋予的原本味道。”

  在八木穰的记忆中,相比现在经过修缮、设施更加完善的状况,19年前山西文物古建所散发出的那种饱经风霜、充满沧桑感的模样,就像会说话一样,一直令他念念不忘。

  与八木穰不同,日本千叶县日中友好协会的金子英隆是第一次来山西。面对眼前的一切,他言语间满是感叹与赞美。

  山西之行尚未结束,金子英隆已被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。云冈石窟、五台山、悬空寺、应县木塔等古迹的壮美都让他深感震撼,且山西的美食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,每一道佳肴都让他赞不绝口,直言山西之行是一次难忘的体验。

  金子英隆把在山西游历时所见的美景美食,都分享在微信朋友圈。他发了一张色泽诱人的面食图片,碗里浇着香喷喷的西红柿卤和肉卤,配文简单直白“太好吃了”;他分享了一段展现大同华严寺塑像的视频,那些栩栩如生的塑像被配文“好看”;观看《如梦大同》演出后,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词,直呼“中国厉害”,每一条动态都流露出他激动又兴奋的心情。

《如梦大同》演出现场。刘小红摄

  《如梦大同》运用行进情浸式演绎形式,通过构建五大特色空间,引导观众沿着不同线路参与剧情,沉浸式体验北魏历史文化。这种新颖独特的演绎形式,着实“惊呆了”日本采风团成员。

  日本华人摄影交流协会会长、摄影家冯学敏,以及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会长高彤等嘉宾观看演出后,直言“这是我们首次见到如此别具一格的演出方式,实在太精彩了,在日本从未见过。”

  为“留住”这美好时刻,冯学敏手机与相机同时“开工”,拍摄了近百张照片。“等我回到日本,我会在我的自媒体账号上发布这些演绎照片,或者将这次山西之行拍摄的所有照片整理成影集,分批次进行推广。”冯学敏表示,“日本有很多媒体和自媒体账号都会转载我拍摄的照片,希望更多人了解山西的魅力。”

  此次日本采风团的山西之行,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寻,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。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表示,此次活动就是以山西历史与自然风光为载体,深化中日文化艺术交流,增进民间情谊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西兰、澳大利亚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中方回应

仲裁裁决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灵丹妙药。国际司法与仲裁机构的本质目标在于“定分止争”。然而,一个出于政治目的组建起来,被中国援引合法理由拒绝,不具备合法性的仲裁庭所做出的枉法裁判,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。南海问题事关多国,领土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问题相互交织,牵涉历史、政治、法律等众多因素,绝非一纸裁决所能解决得了的,更不用说是完全“选边站”式偏袒一方打压另一方的不公正裁决了。

自动分拣系统、无人配送车……我国物流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

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巨大基坑内,50多台套大型机械交错排列,传来阵阵轰鸣声。正在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国贸中心片区,未来将成为“城市会客厅”。“规划、设计用了将近3年,2023年底开始大规模建设。”雄安集团雄商置业公司项目负责人王诺,亲历从沉寂到热气腾腾的变迁。

“碳”路先行|减排降碳增效 山西孝义探路开发区低碳循环发展

香港11月3日电 (记者 刘大炜)为期两天的“创新香港-国际人才嘉年华2024”秋季场2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揭幕。两天的招聘会共有约500家企业参与,提供逾1.15万个职位空缺。

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(非煤矿山)

让“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”,让三苏文化得以赓续传承,在以“东坡”为名的眉山市东坡小学,苏轼的诗词被写进读本,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,孩子们每天还会集体跳起独创的东坡诗词操。

马来西亚华人歌手尤长靖:用音乐架起中马文化互联桥梁

中华文明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绝非易事,需要绵绵用力,久久为功。桥是连接的载体。未来,我将在全球100座城市打造100座“丝路金桥”,希望以此来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,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、影响力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,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